第一回谢复清喜识枕琴郎沈元鹤初表伤心事
诗曰:
知音既已死,琴破金声止。
鲍叔若非贤,世何尊管子?
这一首诗,讲的是知己重于千金;然这知己实乃可遇不可求,须有机缘。只是如今俗子把这知己二字看得轻了,说话的便说一个传奇故事与诸位看官,教诸位好向那古贤人看齐。话说大宁仁宗皇帝嘉治年间有两位大诗人,一位是太子少师沈文康公元鹤①,一位是右仆射谢灏,世称“沈谢”,这人人都晓得的;他二人担得起这知己二字,所谓一生相重,三十年唱和不绝,可这其中百般曲折故事,如何千里神交等事,却不见有人知。看官莫急,这便道来:
话说嘉治十九年各地举子进京,西都历京热闹更甚往日,墨客骚人吟风弄月,夸矜文采,是平常事。彼时又兴行卷之风,士子向权贵要人进献诗赋文章,以此扬名,求的是明年有贵人提携高中。东都承阳举子沈元鹤声名鹊起也自此始。他向侍郎姚安甫等人行卷,其一警句曰:
春景闲情都付此,无风柳下枕琴眠。
安甫拊掌大赞。后不唯扬名京师,天下学子莫不为之一清,一时传诵不已,人呼曰“枕琴沈郎”。
要说这沈谢两人如何拜识,就不得不先说这同为中宁②一代大诗人的徐弼。杜泉人徐弼好交游,与几位士子一同设筵,广下请帖,宴请诸举子,为的是广交朋友,日后得中在朝中说得上话。沈元鹤与徐弼是极好的朋友,自然去了,这才引出后面“沈谢”并称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