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月中相会
先是圣上下旨嘉奖赏赐, 后有贵妃采买,又有那番撑场面的话,一传十十传百, 百宝阁在长安城的处境瞬间就掉了个个儿, 从地底下升到了天上。
连金尊玉贵的贵妃娘娘都从百宝阁挑首饰戴、挑东西用,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嫌弃百宝阁的东西低贱, 嫌弃它们不干净?
众人开始反思起自己来。
这段时间, 长安城尤其是集市这一片的变化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
街上的乞丐少了可太多了, 以前那是走个几百米的路便能遇见几个,如今整个集市这一片已经是一个都见不着了。
他们不问也知道, 几乎都是去姜家杂货铺那边干活挣钱去了。
从前他们上街,总想要离乞丐他们远一些, 怕他们讨钱也怕他们偷抢,毕竟偶尔碰到些无赖的乞丐讨钱, 不掉给他们几文钱那都不好脱身, 亦或是路过了那一片后发现钱袋子不见了的。
因此他们总觉得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乞丐们没什么底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何况他们一年四季似乎就只穿那一件破衣服, 臭烘烘的隔着几尺的路都能闻到。
所有人对乞丐几乎都是嫌弃的。
可如今,他们都心甘情愿的主动去姜家杂货铺干活了。
是啊,人要不是走投无路,但凡有些别的出路和法子挣出天地来,谁愿意当街上碍人眼的乞丐呢?
毕竟冬天一过, 乞丐里面饿死的冻死的不知道会有多少, 即使侥幸活着,谁不是在烈烈寒风中咬着牙茍活而已呢?
所以, 姜家给他们的不是活计,而是活路, 一条亮堂宽敞的能有机会翻身的活路。
越贵妃说得对,他们确实是虚荣浅薄,心无善念。
于是,就在越贵妃走后,被骂醒的众人,有不少都陆陆续续走进了杂货铺。
裴秋生原本是在百宝阁门口的沿下同越贵妃回话的,如今见到这么多人都往里面涌,也不好直接从正门进,便绕了点路,从后院进了院子。
姜月看懂了裴秋生的眼神示意,没多久也转身进了后院。
她感念他给自己解了燃眉之急,“刚才亏了有你来圆话,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才能不露馅了。对了,今日又不是月末,你怎会过来?”
裴秋生笑道,“我今日出府买东西,听到了些风声,便顺路过来看看。”
其实他并不是顺路,是特意过来的。
裴秋生今日在国公府等着谢云昭那边的消息,结果消息还没来,便先听闻他主院里的眼线传话来,说父亲闻渊刚下朝,进府时脸色不好看,正窝在正院里发火。
裴秋生便戴着随云亲自去打听了下。
结果刚到正院门口,便听见了里面砸东西和桌椅落地的声音。
裴秋生走到闻渊门外面,守门的小厮以为他是来劝镇国公的,便要往里面通传。裴秋生擡手示意他不必,小厮便猜想裴秋生是想先在外面听听是怎么回事,再想法子劝,因而并不拦着。
裴秋生听见闻渊在里面,声音满含怒气却又压着嗓子发火道,“那姜家,怎么就这么能折腾?这下好了,整个朝廷都知道他们了。”
裴秋生听这声音都能想象出闻渊在里面挥舞着的手臂和那张被憋得胀红的脸。
他抿了抿唇,耐着性子听后续。
闻氏也在里面,颤着嗓子轻声劝道,“这次也不能怪姜姑娘,她确实是一片好心。”
闻渊又将杯盏摔碎一只,在地上噼里啪啦地响,“一片好心?我看是居心叵测!不过是个开杂货铺的,却非要有天那么大的心思,将生意做大不说,还搞什么扶困济贫,弄得朝廷上下如今人尽皆知。”
姜氏难得不认同他,“这也未必是什么坏事,毕竟是行善积德,谁听了都该高看一眼的。”
闻渊冷笑,“哼,依我看她是怕身份上配不上咱们北轩,又没别的路子,便用这法子求个贤淑惠德的虚名,我还不知道其中的假模假式?”
闻氏叹了口气,没接他这话了。
便是假模假式,也比朝中那么多不作为的官员好了。早几年若是长安城出几个这样作为的商户,哪里还有她施粥的地方?
闻渊一肚子里的火没处发,全宣泄在嘴皮子上了,继续压着声音道,“原本我还想着到时候给那姜家女安置个不知名的小官之女的身份,好叫外面的人看着过得去些,内情只教咱们府里知道。我今日才知道,如今长安城的贵女怕是有一半都已经认识了她,哪里还瞒得住。”
闻氏叹了一口气,“唉,不管怎么样,咱们也是已经答应了北轩了。”
闻渊又气得从鼻孔里喘粗气,“全都是些混账事。”
闻渊摔东西的动静虽然大,但两人说话的音量却并不高,不知情的人含糊听过去估计都听不明白里面在恼火什么事,可裴秋生哪里听不懂。
他听完,心便凉了半截,父亲闻渊看来是怎么都过不去商户这个坎。而且得知姜家即将在长安城出名,生出了一肚子的恼火。
他心知以他对闻渊的了解,这种根深蒂固刻在骨子里的观念很难改变,只能将来在阿月入府以后自己费心尽力好生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