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福恩寺还愿
游街结束后, 其他的进士先将状元、榜眼、探花送回住处,然后各自离去。
姜月也回了百宝阁。
裴秋生回到镇国公府时,等待他的是府内外张灯结彩, 全府上下都在府门口等着迎接他, 一看见他的身影,便点燃了鞭炮迎接, 噼里啪啦炸得震天响, 比之前考中会元还要隆重许多。
裴秋生丝毫不觉得意外。
闻渊脸都笑成了花, 这可是他们镇国公府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状元啊。
镇国公府一众长辈的眼神都是或敬佩或欣慰,一众晚辈要么羡慕要么嫉妒, 亦或是二者兼有。
总之,裴秋生中状元这件事是件天大的好事儿, 至少将来在科考功名上,他们镇国公府大可以挺直了腰杆走路。
裴秋生随意看了一眼, 没见到闻北哲。
细想起来, 似乎是自打放榜结束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这日,为全了府中众人给他贺喜的心思, 裴秋生同闻渊以及府中众人畅饮到深夜,第二天醒来时天光大亮,他头晕脑胀,只觉宿醉未消。
他没忘记今天的正事,醒来后喝了醒酒汤, 又练了一会儿拳提提神, 方才梳洗一番去了闻渊的正院。
裴秋生考上状元后,圣上特准许闻渊今日休沐一天, 为的是让他安心在家庆祝。
裴秋生还没进院门时,就听见院里面传来畅快的笑声。
“哈哈哈哈, 我几个月前听他说要考状元,我还以为他托大,没想到,我儿还真有这个本事!”
一听便知道是闻渊的声音。
“是啊,他在学问上颇有天分,又肯下功夫,只是我也没想到,还真能考上。”
这是闻氏的声音。
正好两人都在。
裴秋生轻叩院门,闻渊和闻氏一见到是他过来了,脸上的喜色都藏不住,“北轩来了。”
府中的彭管事正在给两人奉茶。
裴秋生走到二人跟前道,“孩儿来给父亲母亲请安。”
两人闻言更是喜不自胜。
裴秋生自从入府以来,闻渊便让他专心学业,昼夜不得懈怠,因而从一开始就免了他早上来给父母问安的规矩。
如今他科考已全然结束,新进的状元郎儿子考完后第一天便来给他们请安,那真是让人春风满面。
闻渊笑道,“北轩有心了,来,坐下一起喝茶。”
昨夜喝了太多酒,因而闻渊用完早膳后便坐院子里泡上一壶上好的乌云龙井茶,一边吹着风一边喝茶戒酒,好不快活。
裴秋生依言坐下,三人相互体恤关怀了一阵后,裴秋生见气氛差不多了,便直言道,
“父亲,母亲,如今我已有功名,阿月她及笄已半年有余,三日后是黄道吉日,孩儿想请父亲去姜家提亲。”
正在给闻渊添茶的彭管事手一抖,撒了几点茶,差点将茶壶抖落下来——他就知道,他们世子跟百宝阁那位姜姑娘的关系不简单。
果然叫他猜到了!只是,这国公大人和国公夫人能同意这桩婚事吗?
闻渊闻言脸上的笑意瞬间淡了些许。
闻氏似乎也与他达成了默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闻渊道,“为父是答应你可以娶姜姑娘,不过,你才刚考中功名,还未被封得一官半职,且男子多半是及冠后方才娶妻,此时只怕为时尚早。”
彭管事一听便知道这是国公心里不愿意,缓兵之计罢了。
闻世子如今方才十七岁,男子二十及冠,闻渊的意思是还要等三年。
三年之后,那姜姑娘都十九岁了,放在其他人眼里都是半个老姑娘了,多少有些奇怪。
其实裴秋生也已问过系统,古代男子大多十六岁便可娶妻,如今这个架空朝代更没有男子及冠方能娶妻的说法。
譬如原书男主谢云昭为谢丞相之子,同为世家子弟,十七岁便定了亲,马上便要成婚了。
于是裴秋生道,“只是先提亲,将亲事定下,等封官后再成亲也可。”
据系统所说,新进的状元、榜眼、探花多半会先放进翰林院历练个三个月到半年,而后才会封官。
闻渊又推脱道,“三日时间太过仓促,提亲需准备纳采之礼,岂是一时半会儿准备得出来的?这件事容后再议……”
裴秋生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疾不徐道,“这点父亲不必忧心,圣上赏赐我的黄金千两,我愿意拿出来,作为纳采礼是够的。”
至于剩下的两百件皮毛,数百件珍珠玉玩,裴秋生想留到下聘的时候再添进去。
彭掌柜惊讶道,“一千两黄金?那定然是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