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搬救兵
无论子城心里怎么想, 夏栖国与华胥国的结盟还是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着,这涉及到华胥国的利益,更与百姓息息相关。
倘若战事真的扩大, 哪怕最终取得胜利, 对华胥国也并无好处,更会有许多人在战事中流离失所, 谁也不会是赢家。
李南落希望魏无雍先前的请托不会有成真的那一天。
魏无雍其实也并不希望看到那一天, 然而他身为太子, 对于眼前战局的把握比朝中很多官员都来的准确,有很多前线来的消息,并未声张。
他看得比大多数人要更远, 因为他是华胥国太子,是国君魏吴央亲手培养的下一任君王, 他的每一次出宫都是有目的的, 从不做无谓之事。
他去黑市自然也不是闲逛,他那次就是想见一见那位关系到华胥国命数的人, 李南落。
侍仪司内。
夏栖国使团和华胥国诸位官员对坐,司职本次结盟事宜的,主要还是太子魏无雍和礼部尚书及侍仪司的大行令。
侍仪司顾名思义,专职礼仪祭祀, 本次接待夏栖国使团, 衣食住行便都由侍仪司负责, 大行令是实际掌控侍仪司的仲孙尧, 年岁已经不小,脸上都是细细的皱纹, 头发稀疏,却小心翼翼的束着冠, 一脸诚恳的模样。
华胥国和夏栖国的结盟,势在必行,谁都想在和雷泽对阵之时多个盟友,但是谁也不想冲在前头被当做枪使了。
结盟最终不过是个仪式,是两国的一纸诏书,但在诏书之前,总也逃不过坐地起价、讨价还价的一个过程。
自从结盟这个议程正式开始,就连夏栖国太子赵崇云也无暇再顾及别的,礼部尚书郭晓之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原因无他,华胥国不是吃素的,那说起来不正式参与的大行令,从礼仪脸面说起,总是云山雾绕,能把话题扯到十万八千里之外,浪费了他们颇多时间。
而时间对夏栖国而言,是最要紧的,否则他们也不会让自家太子直接跑到人家地头上去谈结盟。
从一开始,夏栖国就站在弱势,如今正面对雷泽威压的还是夏栖国,他们不急谁急?就算想装,也实在装不出气定神闲的样子。
在这个过程里,因为韩昭炀早就摸过华胥国的底,对几位参与结盟事宜的官员都不算陌生,多少都打过些交道。
唯一让他们意外的是华胥国的仲孙尧,出乎意料的难缠,在拖延时间上,他可算是高手,相比之下,本来被他们视作棘手人物的华胥国的礼部尚书于宏溪反倒很是低调。
而对华胥国而言,最让魏无雍头疼的竟然是夜苍穹。
他万万没想到,夜苍穹竟然真的参与到夏栖国的国事中去了?!他不是一心追回李南落吗?怎么就能站在夏栖国的立场,帮着他们呢?
太子魏无雍愤怒了,还感到很匪夷所思。
议事开始不过是打嘴仗,互相扯皮一番,华胥的大行令仲孙尧已经将扯皮发挥到了极致,前面几次商讨全是拖延时间,拖得越久,夏栖国越急,对华胥国越有利。
没想到后来夜苍穹竟然出现了,赵崇云尽量保持着平静,也压不住脸上透露出的喜色,那是真正的放心。
魏无雍是忌惮夜苍穹的,然而那是出于对妖力,对大妖的畏惧。要说让夜苍穹作为太子太傅,在结盟中为夏栖国获取利益?那简直是个笑话,魏无雍并不看好。
妖的力量和官场是两回事,哪怕华胥国的大小官员再无能,也不至于输给一个对官场一无所知的妖物。
魏无雍对自己的结论很自信,非常自信,然而眼前偏偏就发生了叫他的自信崩塌的事。
就在大行令仲孙尧又开始扯百多年前的规矩,从两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兵力国力等各方面展开,掰扯着大国地位,提出华胥国该占据主导地位之时,夜苍穹竟然开口了。
他出现已经令魏无雍感到惊讶,一开口更是叫他震惊,夜苍穹竟然也懂得古时礼节,竟然还能引经据典,竟然有好些他举出的例子,连大行令仲孙尧都不甚熟悉,偏偏还拿捏住了其中的关键。
仲孙尧拖延时间的打算彻底泡汤,夏栖国这一招奇兵谁都没想到,对华胥国而言其实不算什么,可做什么都讲究个气势,就在华胥国占据优势的时候,夜苍穹这一搅局,顿时又让夏栖国士气大振。
赵崇云的声望无形中也在夏栖国使团内又往上了一步,是他坚持要让夜苍穹出席,否则这个失踪了多日的太子太傅,不被降罪已经算是不错,哪有机会参加这次的议事。
局面开始僵持,双方人马翻着老黄历,找依据让自家占据上风,其实结盟之事除了开局的气势,其他需要商议的都是细务,比如若是对阵雷泽,何种情况下对方愿意出兵,何种情况下给予粮草支援,哪些是别国可以插手的,哪些不可干预……
华胥国从不是纸上谈兵的国家,要结盟也不只是一纸空话,否则大可摆摆样子,肯坐下来谈已经是表达了诚意,这点夏栖国郭晓之也知道。
可惜,太子赵崇云并不是这么想的,他要利用这次结盟,让朝中大臣无话可说,不是长子又如何,华胥国太子魏无雍是嫡长子,也不见得做得有多好。
他的野心不止于此,有夜苍穹这个大妖在,他想要得到更多。
只有他知道,夜苍穹并不仅仅有着可以倾覆一国的妖力,还有着人类无可比拟的学识和经历,毕竟妖物都可活上百年,寻常大妖更是能有数百年的寿数,数百年的学识,比之人类几十年,谁能占优势,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