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带来了一封信。
信里提到了一个非常炸裂的消息。
信是苏凤裳写的,百分之八十的内容是在讲述女主的成长史和后续培养计划,百分之二十的内容提到苏丞相最近一些私底下的动向。
大部分举动都没有出乎萧云的意料。
唯独一条。
苏丞相劝皇帝补上去年的殿试,并且准备为苏凤裳榜下捉婿。
这是搞政斗搞疯了吗?
培养出来的,名满京城的顶配闺秀,不嫁给皇子王爵,不嫁去将军权臣家里,嫁给一个科举出身,不知道要熬多久才能出头的人?
还是说这老狐貍发现情况不对,准备以退为进,重拾“没野心的忠臣”这一人设?
萧云心中充满疑惑和不好的预感。
紧接着听到有关陈津的情报,发现不好的预感很可能即将实现。
陈津这小子不知会做戏,会哄女孩子,还很擅长与人交往的艺术,常让人觉得真诚有操守。
似乎也有些文采。
在等待殿试的时候,他并没有废寝忘食地学习,而是频繁地参加文会,从公开的文会开始,结识到本地的一些士子后,又通过对方参加一些更小众的文会。
短短数月,就从一个长相普通,家世较差的外地人,变成了交友广泛,文圈颇有美名的君子。
萧云一听,就有些幻视月贵妃口中的苏丞相年轻时候的样子。
苏丞相本人似乎也如此认为,对陈津颇为看好,两人私底下有些接触,苏丞相还给陈津介绍了几个同出于和州的京城官员。
表面是让他们老乡见面,其实是在给政治资源。
进而可以合理怀疑,苏丞相说要榜下捉婿,表面是要拉拢考生,实际上是既要拉拢又暗地里定好了人选。
“苏小姐还在信中疑惑父亲的决定,怕是想不到,一向疼爱她的父亲,会给她挑选这样一个人作为她的未来夫婿……”
萧云笑着笑着突然笑不出来。
这情节她怎么有点熟悉?
进京赶考的男主在考得功名之后娶了丞相的女儿,留在家乡的恋人苦苦等待他的消息……又一本狗血文照进现实是吧?
就是陈津没有像话本里一样,有一个照顾公婆养育孩子,还为他筹钱赶考的贤惠妻子。
事实证明,渣男的眼光比大家想象中更高。
会选择娶丞相女儿的渣男,在老家也不会看上平民女子,而是想办法傍富婆,让富婆资助自己。
这样风险还更低,因为富婆家里是要脸的,也会忌惮权势,即使发现了他做的好事也不会明着追究。
“啧啧啧……”
萧云又开始摇头,一想到叶南琴用来夸渣男的某些话,就觉得好诗好词都被玷污了。
介于京城里有一个不愿意嫁给无高官爵位的男人的下属,身边有一个殷切等待渣男消息的小妹,她没法当一个纯粹的吃瓜人。
沉吟片刻后,她心里有了成算。
“回信问她有没有暂时不嫁人的想法,如果有,就答应她父亲给她安排的榜下捉婿,但要求按照京城习俗,至少走半年的流程再成婚。”
半年足够她唱完整出大戏,治好叶南琴的恋爱脑,令渣男身败名裂。
如此,苏凤裳就不必考虑嫁人,能够专心为她办事,还能刷一波苏丞相的信任值和愧疚点。
至于苏凤裳会不会按照她的说法去做,对方也根本反抗不了苏丞相的安排不是么?
没有事业的女人,就算手段再高明,也只是所依附者能够随意处置的棋子,希望此事过后,女二能够从沉迷宅斗中醒过来。
带着美好的祝愿,萧云迈着轻快的步伐去找叶南琴。
进门时一秒切换愁容:“叶妹妹,我觉得你还是当你的陈郎死了吧。”
“啊?”叶南琴一听就着急起来,“他怎么样了,不会真的残废了或者生了重病吧?”
萧云连连叹气,含糊地说:“情况很复杂,他倒是性命无忧,但只怕是不会回来和州了,我建议你亲自入京看看。”
从未考虑离开和州的叶南琴呆立许久,又失魂落魄地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他倒不如死了,我也好彻底死心,听从家里的安排。现在可如何是好……”
她看起来对情郎性命没那么珍惜,更多的是不甘心。
萧云觉得有救,开始以“如何摆脱家里控制,成功入京”为借口,帮她打开思路,走向另一条道路。
最后还怂恿她:“我记得你家生意也不少,我有个堂妹最近正在打理一些家族生意,可能过段时间会进京,你跟家里要点胭脂衣裳方向的生意试试手,到时候也好找借口跟着我堂妹入京。”
叶南琴:“好主意!”
两人正谈得开心,突然有人从门外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扶着门边,气儿都没喘匀就提声喊:“不好了,我们家公子在城郊被人刺杀了!”
萧云愣了会儿,问:“你们家三公子?”
箬竹险些演不下去,只得绷着脸说:“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