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第91章

二月十四, 五名不幸没有走完赎死程序的死刑犯被押上断头台。

经过五天的宣传,围观群众空前的多。

并且由于五名犯人的事迹都进行过大力宣传,每个人最痛恨的人不一样, 给犯人准备的蔬菜水果也不一样, 所以他们竟然自发地分成了五个群体,分别站在离目标最近的位置。

因为分给五人的刑台太近,有些人挤来挤去,还发生了矛盾。

就“谁准备骂的人更该死”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甚至用上了这几天学到的律法知识,从量刑的角度来说明高低。

一旦有人说“这不是都该死吗”的时候, 他们则会统一战线, 怒怼路人。

新入职廷尉府的五名新人也抱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 各自找到目标人群,一边给对方发传单,一边跟人宣传与犯人有关的刑法知识, 得到了不少好评。

在他们的努力下,群众们停止争吵,瞪大眼睛等待犯人入场,手里摸着篮子里的臭鸡蛋烂白菜,随时准备动手。

有在后边丢不过去的, 还把手里的烂菜支援给前排的人。

刑台上头背阳的地方。

依靠太子的名头搞到VIP贵宾席的上官迟:“真热闹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砍丞相。”

萧云:“你想证明自己不是苏相派来的卧底,也不用这么拼。”

“没关系, 殿下派来保护我的人,让我很安心。”

见他如此, 她也只是在心感叹:好怕这人哪天出门被人打死,自己没法跟重泉侯还有谢大公子交代。

上官迟:“不仅是百姓, 就是即将参加会试的陈举子也来看热闹了。”

之前的会试取消,所有贡士的身份也取消了。

所以陈津目前还只能被叫做举子。

萧云略带嘲讽地说:“毕竟是想要害他的人,自然是要亲眼看着对方死了才安心。”

陈津也是有点子气运在身上的。

之前科举舞弊案的时候,她根本没绕过这人。

结果陈津不仅看出来题目的变化,还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得到御史大人的称赞。

而苏丞相那边的人也是力保他,统一口径说是怕苏丞相发现,也知道他家中清贫才没有试着接触他。

因此,他不仅没有受到苏丞相一党的牵连,还借机增加在其他官员那里的印象分。

听说苏丞相给他请了大儒当老师,这段时间一直在闭门苦读。

现在又有以他为主人公的戏剧,名声蹭蹭上涨。

只希望他能够担得起盛名。

陈津眼看着刑台上的人在群情激奋中被斩落头颅,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忍不住微微地翘起唇。

转身离开时,他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出门,对外面的事情不太了解,便就近去了一家茶馆。

茶馆里正唱着一出新戏。

《孔雀衣》。

孔雀是三品官员官服上的装饰,而三品官是科举考生能够获封的最高品级。

这个名字指代的是科举,是在讲与科举有关的事情。

但不是令他心虚的考官勾结考生案,而是刚刚尘埃落定的考生遇害案。

不知情的普通人是如何评价这件事的呢?

他安静地听完整出戏,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到被模糊指代的千金小姐出场,救下即将被害的书生时,笑容更深。

有人见他一副书生打扮,还好奇问他戏里的人在现实对应谁。

陈津:“会考马上就要开始了,若那书生真能取得一番成绩,大家自然会知道他的名字。若成绩不佳,故事停在这里也好。”

那人笑着请他喝了一杯茶。

紧张热闹的斩首活动结束,萧云在窦白风无奈的神色中,对五个人的表现分别作出点评,随后公布他们的职位。

白余清为正监,他的能力和踏实态度,即使是窦大人都再三夸赞过的。

安沛,也就是安排人说书的那个人为左监。

这位写的说书文本和剧情分配都很有意思,很显然,他明白百姓与富人之间的阶级矛盾,敢于描写某些黑暗,以部分官府人员为反派。

并且强调了司法的公正性,借由这个事例为官府作出正向宣传,鼓励百姓保存罪证,寻求司法保护。

看得透,也有成算,配得上左监这个位置。

右监的人选,萧云在画连环画的方靖和排戏曲的何锐之间犹豫片刻,还是选择前者。

方靖虽然因为家世好,有些理想化和不够脚踏实地,但本性不坏,也会积极反省,还有一门手艺,可以兼职搞搞宣传工作。

何锐的戏曲虽然很贴她的心意,但反应稍显迟钝,大部分工作也是委托给了戏班子。

职位稍次一些,时间长了再看。

至于剩下那个开讲座给百姓发米面鸡蛋的陆池……

嗯,歪打正着。

只能夸一句“对百姓还挺好的”。

小伙子原本是在会州的州府当捕快的,本也不是文官出身,让他搞这些确实勉强。

给个狱丞让他管天牢和京衙的大牢,以免有人把大牢当自家后花园,想干什么干什么。

最新小说: 巫医谷之未婚夫重生成了摄政王 嫁给少年将军 太子她又在骗人打工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假千金重生后,炮灰们人设崩了 请尊重妖怪的身份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我在乾隆后宫躺平了[清穿] 快穿之等本宫战完这个渣 带着乾坤壶,重返饥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