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2)

第109章

乔家的事情以极快的速度落幕。

萧云拿到的是一份非常漂亮的报告。

里面详细地写着“乔家欲遮掩罪行, 将知情人杀死丢入萧露院中并点燃大火,因当夜风向问题导致几位主谋同样葬身火海,仅一人生还”的全过程。

附带着唯一生还者的认罪口供, 与乔家其他人的口供。

每一句话都合情合理, 符合逻辑。

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

更因为搭进去了萧露那几个带有宗室血脉的孩子,她完全有理由借此向整个乔氏发难。

毕竟罪人是“自己作死”的,而这么大的罪责,总有人要出来承担。

这场大火,尚在晏怜给萧云的报备范围内。

她之所以同意,是因为有些东西确实会损失到萧露的名誉, 不仅是乔家, 萧露也要抹掉一些痕迹, 才不至于陷入社会性死亡。

这年头的社死,是真的能害死人的。

但是人员死得如此干净,就在萧云的意料之外了。

她甚至做好了面对“渣男带着孩子上京, 苦苦哀求妻子原谅,周围人都劝女子看在孩子的份上接受道歉”这种戏码的准备。

想了十八套手撕渣男的方案。

结果是几乎全员暴毙,就剩一个半死不活地站出来认罪。

而且全是有利于萧露的口供。

萧云说不满意是假的,但她还是觉得晏怜这小子有问题。

随行晏怜的墨盈和墨矢事无巨细地交代了经过,包括晏怜对自己行为的某些解释。

她听完直接冷笑:“理由倒是找的好, 也不知道是想说服谁。”

晏怜的话很有道理,但大概率不是他行事的理由。

以他那少得可怜的同理心,怎么会因为怜惜萧露这个受害者, 而将事情处理得这么干净嗯?

她觉得更多的是这人的作风问题。

也可能是对方想要给她一份足够漂亮的答卷,从而为自己的仕途打好基础。

萧云反手就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心理测试的卷子, 交给墨矢说:“拿去给晏怜做,再告诉他, 他的答案决定了孤以后对他的职能划分。”

虽然这货不用测也能确诊反社会人格,但她有必要知道他的病有多严重。

从而让他少沾手某些可能危害到无辜之人的事情。

晏怜理解了一下“职能划分”的含义,遗憾地放弃在答案中作假,老老实实地填起来。

等他写完之后,颇为忐忑地交上卷子,又满心期待着太子的答复。

结果等来的却不是太子本人,而是一车经书。

一车。

二百五十本道家典籍。

墨矢将名家注释的典藏版《清静经》塞进晏怜的手中:“我们殿下说,晏公子有成为国师大人关门弟子,继承他老人家衣钵的潜质,所以希望您能够用心领悟这些书中的奥妙。”

晏怜:???

墨矢:“我们殿下又说,国师大人于炼丹一道上可谓是宗师,或许有办法改善公子的体质,让您能够延年益寿的同时,逐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晏怜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能活着谁想早死呢?

不就是读经书,以道法与国师相交么?他可以的。

萧云的本意是让某人接受国师的熏陶,逐渐获得恬淡的心境,而不是维持现有的“我觉得世界很糟糕,所以大家都去死”想法。

就算退一步,也能够借此消磨他不多的精力,让没空考虑对谁使毒计。

丢开暂时用不上的新下属,萧云马不停蹄地带着东西出门。

去喊上御史大夫一块去拜访怡亲王。

正准备跟侄子来一个促膝长谈的御史大夫:“……”

太子殿下对他隐约带着嫌弃的目光恍若不觉,语气沉重地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孤也不知道该如何跟堂姐和怡亲王开口,先请大人您看看吧。”

御史大夫从她手中接过写成奏折形式的事情经过,看到第一行“七月十六,太子遣使抵达竹南松云县”就眉毛一抖。

七月十六,是太子在早朝上公布怡亲王奏折的第二天。

也就是说,几乎是在萧露抵达京城的当日,太子的人就快马加鞭地去了竹南。

情理上说得通,但看起来完全是早有预谋。

随着他看向后面的文字,眉毛抖动越发频繁,到后面不仅是眉毛抖,手也开始抖。

“在使者抵达没多久,乔家就自己烧了一把大火,烧死了二十七人?”

萧云点头:“真没想到,那乔家为了遮掩罪证竟然能做出如此骇人听闻之事。”

御史大夫欲言又止。

谢家家风严谨,他不懂乔家的所作所为,但他懂世家,懂那些脱罪手段。

不到绝路,世家是绝不会采用这种决绝的方式。

而且七月十六这个日子实在是选的妙。

是怕早一天让变成鬼的乔家人借着中元节,从鬼门里爬出来闹事吗?

太子仍旧一副唏嘘的模样:“虎毒尚且不食子,那些人竟然会因为担心堂姐的孩子为堂姐作证而选择灭口,当真出……唉,堂姐才出月子不久,这事要让她知道了,恐伤其身啊。”

最新小说: 巫医谷之未婚夫重生成了摄政王 嫁给少年将军 太子她又在骗人打工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假千金重生后,炮灰们人设崩了 请尊重妖怪的身份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我在乾隆后宫躺平了[清穿] 快穿之等本宫战完这个渣 带着乾坤壶,重返饥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