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对乔述妻子与萧露后娘的审问没有任何悬念。
为着丈夫或是自己的儿女, 她们自愿承担一切罪责,还拼命地为丈夫开脱。
但是乔述又身陷另外一桩案子,要找到替死鬼很难。
因为其余接触到乔祎的人全都是萧云的人。
但是萧云并没有急着摁死乔述, 而是慢条斯理地走着流程, 任由苏丞相他们想办法。
在乔祎入京后,一共有十人与他有过较近距离的接触。
其中三个是押送人员,五个是宗人府的,剩下两个是天牢的人。
苏丞相那边最开始试图从天牢的人入手,先许以重利,不成便直接诬陷。
然而这两个人其实是顶了那俩人身份的暗卫。
是萧云为了防止别人在天牢随便进货而设置的眼线。
他们一开始告诉那些人的“细节”就是假的, 那些人拿假的东西来诬告他们, 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把自己搭进去。
送了一波人进监狱后,苏丞相那边的人,又从为乔祎准备饭菜的人身上下手。
重金之下, 还真让他们找着愿意顶罪的人。
找到愿意承认自己下毒的人还不算结束,背后还必须要有指使者才能说服太子和其他人。
他们的选择范围不大。
唯有京府的主簿,那位同出于乔氏的官员。
对方并非乔氏嫡系,但因为比较有能力,借助乔氏的资源来京城当了官, 还将一家人都接过来生活。
为嫡系的核心成员顶罪,在世家中非常常见,即使心里不愿意, 为了家人也不得不妥协。
再自私一些,也该明白自己没法反抗家族的安排。
当这个“真相”展开在大家面前的时候, 现场的人都有些想笑。
但只有戴着幕篱的萧云没有忍耐地笑了出来:“乔述这几天关在府衙,主簿该把他也毒死, 伪造成畏罪自杀的样子,这案子不就结了么?”
其他人:“……”
不愧是太子,这话都能当着大家的面说。
正当大家以为案子了解,准备结案的时候,萧云又突然宣布了一件令他们瞠目结舌的事情:“方才在三位仵作的共同复验下,终于确认了乔祎的死因。他是因为烧伤太重,高热不止而死的。”
“至于所中的毒,其实是在竹南时身陷火中,吸入了毒气。”
“诸位,蒙骗孤,蒙骗宗人府与廷尉府,在公堂上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该当何罪啊?”
所有人都惊呆了。
苏丞相一派的人更是有一种被人吃掉了脑子的感觉。
合着他们努力了这么多天,不仅头发都要抓掉了,还搭好几人进去,都是在做无用功?
不,现在的情况是,他们要搭进去更多的人。
看着他们的一脸蠢样,萧云更乐。
他们都以为是她为了陷害乔述而给乔祎下的毒,笃定她不会承认毒是自己人下的,才堂而皇之地唱了这出戏。
在一堆含毒的饵料中,他们自信地咬中那一块没毒的。
实际上是咬到了鱼钩。
“来人,将方才作证的人全数压入大牢,等候开审。”
上官迟一溜跑过去,将乔述刚摘下来的手铐给他扣回去,在对方难看的脸色中笑着说:“乔大人,请吧。”
萧云扶额。
某人真是越来越有往显眼包发展的架势了。
她走到苏丞相身边,语重心长地说:“要劳烦左相与右相重新商议黄阁的人选了。”
苏丞相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行礼时弯腰的弧度更胜以往:“微臣遵命。”
他是服了。
也别折腾了,太子不过是要权,没必要硬撑着跟太子对着干。
九卿和十三曹的人都被太子砍了大半。
再这样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他。
左右,以如今的朝务繁重程度,太子都需要能官来维持朝廷运转。
如果他主动地服软,对方说不定会欣然接受,保留他的丞相之位。
毕竟丞相不是谁都能干的,太子一时之间不会找到比他更好的人选。
除非去请陆家那位出山。
但皇帝可是把陆家给得罪死了,皇帝选出来的太子估计也得不到什么好脸。
思绪流转间,苏丞相就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
萧云也感受他的态度转变,满意地放人离开。
她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跟苏丞相耗了,对方现在愿意老实干活,对她来说,再好不过。
苏丞相一党的人,因为太子与二皇子一派的人频繁动作,已经被打得有些自闭了,所以一接收到他释放的信息,就举双手赞成。
他们又不争皇位,从现在开始当中立派,谁当上皇帝了支持谁就得了。
这条观点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在他们的配合下,关于冒领罪名的案子也迅速落幕。
参与捏造罪名的几人被判斩立决。
京府的主簿被胁迫认罪,情有可原,判处流放复州。
乔述虽接连被牵扯进三桩案子,因“关在府衙不知实情”,仅仅是罚俸五年,降三级,但他也很识趣,在被释放后主动引咎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