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第129章

由于生产条件的落后, 所以重农抑商成为国本。

尽管这些世家大族名下都有不少产业,不少铺子做着生意,他们也仍旧鄙视着像杨氏这样商人属性太重的家族。

萧云当初在和州, 令平渠县成为杨氏采购货物之地, 其实是有些出格的。

但这确实是最快也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她也并未放弃农业,杨虞带着团队可是搞了好几个月的试验田,一直在持续推广。也有在安排人挖河滩上的蝗虫卵和修建引水的沟渠。

只是能够种植的田地毕竟有限,还大多是富人的良田。

解决普通百姓的生存问题,路径就那么多。

所以当时朝堂上没什么人因此质疑她,有多嘴的都被堵了回去。

但是现在不一样, 现在是需要有领导出来背锅。

这种时候, 过往的任何瑕疵都是重大错误。

因为萧云给和州各个郡县视情况免了半年到两年的税, 和州州府以“统计有困难”为由,拖延将税收计入国库的时间。

这也就成为了朝臣攻讦太子的理由之一。

治国无德,则说的是萧云当太子以来, 砍的那些朝臣。

虽然她砍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充足的罪证,但在他们看来,朝廷大臣就是跟平民百姓不一样,就是应该有特权。

不应该在犯罪之后被果断地砍头,让他们没有捞的可能。

萧云耐心地听完这些人一桩一桩地数她的战绩, 并趁乱颠倒黑白,说她判了冤案。

就很搞笑。

她一遍默不作声地听着,一遍疯狂地在小本本上记这些人的名字。

大臣们也不是傻子, 很快就意识到太子这方的核心成员都没有说话,只有些外围的成员在反驳, 他们定然是有后手准备。

觉得能借此彻底搞垮太子名声的他们逐渐收了声。

现在的表现有多激进,太子打击他们就有多狠辣。

右相揣着手, 老神地看着他们:“说完了吗?说完了让本相来说两句。”

在过去,他只能在与苏丞相的对垒中勉强自保。

现在苏丞相转为中立,且隐隐有向太子党示好的倾向,他没了钳制,颇有些迎来事业高峰的意思。

所以尽管有人觉得他装模作样,也无法无视他。

右相:“关于湘州的水灾,州府和太子派去的治灾侍者都有奏折传回朝廷。”

“我先给你们念念州府的吧。”他从袖子里掏出厚厚的一本奏折,清了清嗓子,便大声念起来。

内容很多。

总结了湘州目前已经连续降雨雪半个月的天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表示情况很严峻,并有不断恶化的迹象。

好消息是他们提前有所准备,目前因水灾而死的人不是很多。

坏消息是出现了大量冻伤人员,且已经有冻死的人。

然后报备了他们将准备祭灵以求天晴的活动。

最后比较直白地表示他们已经找高人问过,这次天降大灾,并非天子之过,而是因为湘州避灾多年,终于避无可避。

大臣们一听,都傻了眼。

湘州那边居然自己主动把锅给背了!

这谁能想到?

按照他们的理解,对皇室有意见的陆氏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错了,竟然还主动将这种非常容易推脱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诸位信誓旦旦地说,湘州的大灾是因为太子的过失,才引来天罚,是请哪位高人测算的呀?”

“你们说国师是太子殿下的师尊,国师在此事上不可发言,那远在湘州的李真人所言,可能作为证据?”

“恰逢此灾,太子殿下为了治灾而夙兴夜寐,尔等不仅不能体谅殿下的辛苦,还试图将罪责推给殿下,是何居心?”

二皇子那边找的道士自是有些水平和名气。

但跟国师还有李疗都有着不小的差距,未必敢承认自己的水平超过二人。

见太子那边早有准备,指不定是划好了陷阱等着他们往下跳,二皇子党立刻改变了口风。

声称是受了奸人的挑拨才对太子有所误会,他们回头就把人给治罪。

然后二皇子又大义凛然地站出来,表示自己要亲自去湘州治灾。

萧云听完,又笑了。

她这是都准备好了,让他直接捡功劳是吧?

二皇子自觉这是一个极妙的主意,因为支持他的官员中,有不少出自湘州。

他去湘州治灾,一方面是显示自己对湘州的看重,另一方面就是有这些官员背后家族的帮助,他即使是抄太子的治灾政策,实行起来,也比太子那边顺利太多。

成绩这不就出来了么?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太子肯不肯放他离京。

然而事情又出乎了他的意料,太子对他要去湘州的事情似乎非常支持,还直接给他安排好了。

萧云:“湘州之中,如今水患最为严重,是临海的济、澄二县,正需要有人能够及时做主,就派二皇兄去吧。”

治灾可不是抄作业那么简单。

亲身到现在治灾,更是要吃不少的苦头。

希望二皇子不要辜负了她一直以来的期待,好好地犯一犯蠢,让那些人意识到这个盛国没她得散。

二皇子本有些警惕太子这么做是不是在给他下套,一听对方说是济县和澄县,就放下了戒心。

这是湘州比较富裕的两县,且支持他的官员中,就有出身出这两地的大族之人。

就算有什么问题,那些人也不会坐视不理。

萧云笑着给他也拨了一队人,让他们带一批防冻的物资,路过州府的时候交给佑郡王。

最新小说: 巫医谷之未婚夫重生成了摄政王 嫁给少年将军 太子她又在骗人打工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假千金重生后,炮灰们人设崩了 请尊重妖怪的身份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我在乾隆后宫躺平了[清穿] 快穿之等本宫战完这个渣 带着乾坤壶,重返饥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