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2)

第105章

谢攸上次来京城的时候, 也是代表家族来考察皇室的情况。

那时是因为皇帝准备立太子。

他的考察结果是“萧氏要完”,结果出了那么大的变故,不近死了几位皇子, 还有荣王叛乱, 后面还牵扯出一系列的事情。

这次来,是因为二皇子得到了许多老牌世家的支持,至少从明面上看,成为了朝廷上的三大派系之一。

谢氏并不是隐世大族,他们还有一位御史大夫在朝堂,翰州本地也有许多官员出自谢氏, 所以他们不可能对朝堂的局势变化不关注。

御史大夫在科举一案中, 表现出对太子的配合, 可是之后仍旧是一副绝对中立的模样,对谁抛来的橄榄枝都不假辞色。

但谢氏真的一点儿动作都没有么?

萧云仔细思索了一番,给出否定的答案。

新旧世家在朝廷上撕扯的时候, 可大多走的是向御史举报的路子。

这几个月里,御史台的业绩比得上过去三年了。

既然拿起了监察弹劾之权,就不能还把人家当做看客。

况且,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态是怎么变化的。

他几乎讨厌了御史大夫大半辈子,等决意修仙了, 反倒对御史大夫的态度亲近起来。

三公之中,皇帝如今唯独愿意见御史大夫,并且每个月至少见一回。

对皇朝而言, 在帝王面前的话语权,重量是胜过职权的。

萧云近乎是惊醒一般, 垂眸藏起眼中的情绪,用闲聊的口吻说:“那伯珩是如何打算的?”

“族老们给出的建议, 我都不认可。所以才想出这样的缓兵之计,过来找回绝他们的证物和理由。”

谢攸的神色忧愁而无奈,仿佛是被那些长辈逼得不行。

她给他倒了杯茶,也略显惆怅地说:“我还以为,你是想见我才找的这个借口。”

正打算喝茶的谢攸:“咳咳……”

“难得见到谢大公子这般失态,总不会是被我说中了吧?”

萧云觉得某人也是怪好玩的。

分明很早就在考虑娶她的事情,结果纯情到连直白地表达心意都难为情。

或许是习惯情绪内敛,说惯了迂回的话。

但是再委婉,感情是没法遮掩的。

她可以非常自信地说一句:他超爱。

谢攸将有些溢出茶水的杯子放到桌上,目光游移了会儿,勉强正色道:“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

她弯了弯唇。

见她笑得明艳夺目,他的笑容也逐渐变得明显。

“见到你,我放心了些。”

谢攸看得出来,他所爱慕之人已经彻底走出迷茫的状态。

或许仍然忙碌,但精神不似从前那样疲乏低落。

这便很好了。

在短暂的不好意思后,谢攸流畅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上次来京城,并未考察过二皇子。但并非是我忘了他,而是觉得没有必要。”

萧云瞬间翻起旧账:“对,我记得,你那会儿准备走的时候,也说太子不必见。”

他:“……那确实是我的失误。”

谢攸本来以为,从一党的作风和九皇子的过往行事中,就足以判断出对方的为人秉性以及能力。

没想到从鬼门关前晃过一遭的太子能交出那样一份答卷。

近乎是支配着所有参与者在行事。

跟他所判断的“依靠国师恣意行事的疯子”有着极大的区别,仿佛一夜之间就学会了各种手段一般。

比二皇子在民间这十年的进步都大。

萧云半开玩笑地说:“或许是殿下真的通神,受到仙人的点拨才改了性情呢?”

谢攸不置可否,转移了话题:“我虽不看好二皇子,但你应该也猜得到,‘正统’之于族中长者,如‘仙神’之于陛下。”

“本身缺乏能力,便只能用这些陈规旧矩来标榜自己,他们维护的不是正统,而是自己的利益。”

她犀利的话语得到了谢大公子一个含蓄的赞同目光。

萧云:“事实上,我原本还以为谢氏能接受你这么年轻就当族长,是那种开明且重视能力的家族。”

“这么说也并无不可。”

在某人的八卦目光中,谢攸简单地讲了讲自己当上家主的经过。

为了能够维持住家族的繁荣昌盛,谢氏的子弟是很卷的。

但并不是那种你死我活的卷。

假如同一辈中,兄弟几个都很优秀,那就不选家主,把家业和政治资源分成相对独立的几份,再要求他们守望相助。

比如谢攸父亲那一辈。

老大入京为官,老二继承爵位,老三打理族产,老四在州府当别驾。

各自的圈子不同,但彼此都能搭的上手。

假如同一辈中,出现了让所有兄弟都心服口服的人,那就将主家的家主之位交给对方,由对方决定那些资源的下一任继承人是谁。

谢攸的年纪资历当族长是显然不够的(事实上谢氏目前的族长仍然是他的祖父),但当家主已经够格。

他的几个叔伯也比较认可他的能力,常常拜托他照看自家儿子。

最新小说: 巫医谷之未婚夫重生成了摄政王 嫁给少年将军 太子她又在骗人打工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假千金重生后,炮灰们人设崩了 请尊重妖怪的身份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 我在乾隆后宫躺平了[清穿] 快穿之等本宫战完这个渣 带着乾坤壶,重返饥荒年